在战国纷乱的历史舞台上,七个诸侯国之间可以说是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激烈厮杀。并且,战国时期的战争模式也同春秋时期大有不同,这样的不同在于春秋时期诸侯的战争,更多的受到了周礼的限制,尚且讲求点到为止。而到了战国时期,战争形势则完全转变为了你死我活的拼死之战。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,诸多杰出的将领,开始慢慢的走上了这个战国的大舞台,而这中间最为出名的莫过于战国名将之首的白起。
关于白起,相信我们都有所了解,白起之所以能够跃居战国名将之首,则归功于他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,所立下的汗马功劳。那么,这份功劳有多大呢?根据《史记》的记载,白起一生近乎未曾战败,以至于在记载白起征战的历史时,我们能能看到的只是白起一生中斩杀敌人的数量。并且,在白起不间断的打击之下,六国近乎完全丧失了对秦国在战略上的主动权,以至于秦昭襄王离世之后,秦国统一六国的趋势,已经到了无法阻挡的地步。但即便如此这位战国名将,最终也没有逃过被秦王赐死的命运。那么,这是为什么呢? 首先,说到白起死亡的原因,我们就不得提到白起的发迹。历史上的秦昭襄王虽然在位达五十多年的时间,但是不同于山东六国,秦国军政大权一直都掌握在外戚魏冉的手中,而白起之所以能够掌握军权,则归功于魏冉的一再扶持。但是,白起在凭借着魏冉赋予的军权,对六国不断征伐,取得骄人战绩的同时,却也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命运同魏冉紧密的连在了一起。以至于,当秦昭襄王收回权力的时候,白起也遭到了秦王的猜忌。
自魏冉遭到秦王排斥,而被流放之后。白起虽然凭借着骄人的战功,没有受到牵连,但是秦昭襄王对白起则始终存在戒心。以至于在长平之战的最初阶段,秦王都没有将大军交予百战百胜的白起,反而交给了王龁。此后,因为战局陷入胶着,秦昭襄王才不得不派白起,前往与赵军对战。由此可见,秦昭襄王对于白起与魏冉的关系,始终都是秦昭襄王所忌惮的,所以在日后白起有过时,趁机除掉白起成为了秦昭襄王的一个必然选择。 同时,历代王朝君临天下的时候,都需要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,那就是自己手下臣子的功劳与威望,完全超过君主。这同我们回顾历史时一样,在提到秦昭襄王的时候,我们也总是会不经意的提到白起,现在如此,过去也是如此。当时,让六国为之颤抖的并不是秦王嬴稷的名字,而是武安君白起。这样功高震主的情况下,在某种程度上便已经决定了白起日后的命运。
其次,白起对于秦王命令的违背,显然扰乱了君臣之间的关系。在长平之战后,白起多次上书要一举攻灭赵国,但这却受到了当时秦王的反对。反过头来,当秦王命令白起挂帅出征兴兵灭赵的时候,白起则又开始抱病不出。显然,白起可以说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,但其在政治上则是一个“小白”的存在。白起屡屡违背秦王意愿的做法,最终使得他们两人之间,本就脆弱的君臣关系彻底的破裂,白起也最终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。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,白起这个名字始终都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存在。但是,军事上的韬略终究抵不过政治上的权谋,因为战争一直都是政治上的延续,而白起在政治上的短板,最终使得其他原因共同发作,以至于一生功高盖世的他,落了个赐死杜邮的田地。